2023.11.04【上海】绮丽之诗-肖邦全套钢琴练习曲鹿尧钢琴独奏音乐会
时间:2023.11.04 周六 19:30
场馆:上海市 | 云间剧院
票价:80-280 元
演出介绍
鹿尧,长江钢琴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师,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得主。鹿尧3岁起跟随父亲学习音乐,2002年起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常桦教授并于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11年保送中央音乐学院后师从吴迎教授,并于201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鹿尧自幼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荣获第十一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15岁荣获“德国贝多芬音乐节”全国青少年钢琴选拔赛第一名并受邀赴德国贝多芬音乐节举办音乐会。大学期间,先后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类最高奖项)钢琴比赛第一名和西班牙Maria Herrero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作为教师,鹿尧的学生也曾获得第十三届纪念霍络维茨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二名,ISAF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及星海杯全国钢琴比赛专业组第二名等诸多大奖。
鹿尧的演出足迹遍布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五十余座城市,并曾受邀与多个交响乐团合作十余首钢琴协奏曲。媒体评价他的演奏“音色铿锵有力,光彩照人,且技巧娴熟,有着超强的驾驭能力。”“他手下的旋律既有聪慧正直的气质,又有热烈真挚的情感。”鹿尧也曾接受过诸多大师的指点与肯定。邓泰山曾评价他“具有顶尖的技术与热烈的激情。”卡普林斯基曾称他是“中国当代极具天赋的青年钢琴家之一。”
肖邦是我最为推崇的作曲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并且极少有作曲家像他一样,几乎只创作钢琴作品,可以说肖邦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钢琴。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同时他也大量使用波兰民间音乐的素材,令波兰音乐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练习曲是学习钢琴演奏的重要体裁之一,肖邦练习曲更是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必修课。早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有很多“前奏曲”就具备“练习曲”的性质,而之后的克莱门蒂,车尔尼,克拉默等人都创作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不过此时的练习曲多以技术训练为目的。但是肖邦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它们不仅有针对性对较难的技巧进行训练,同时还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肖邦练习曲中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练习曲因此也从呆板的技术性训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也是从这时开始,钢琴练习曲被正式列入音乐会的节目单中。
肖邦一共写过3组钢琴独奏练习曲(Études),共27首。分为作品10号(12首)、作品25号(12首)和另外3首未命名的练习曲。
第一部练习曲作品创于1829至1832年间,于1833年发表。当时的肖邦只有23岁,但是在巴黎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并在当地与李斯特相识。李斯特是当时最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因此肖邦把这套技巧高超的作品献给“他的朋友弗朗茨·李斯特”。作品10号包括12首不同调性的练习曲,始写于1829年,那时肖邦刚19岁,肖邦在写《f小调钢琴协奏曲》练习自己新作品中技巧性较难的一些乐段时,他觉得与其反复练熟这些难弹的地方,还不如写一些解决同样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于是,他写下了这一组练习曲。
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组成,除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相比作品10号的12首练习曲,作品25号的练习曲音乐性更强,进一步模糊了练习曲作为技术训练的概念。
余下的3首练习曲“新练习曲三首”(Trois nouvelles études)没有命名,在当时亦无作品号。这三首练习曲现在普遍认为是在1839年为伊格纳兹·莫谢莱斯和弗朗索瓦-约瑟夫·费蒂斯的钢琴教本 《Méthode des méthodes de piano》 而作,于1840至1841年发表。这三首练习曲在之前被演奏的相对较少,而随着近些年对肖邦作品的深度发掘,这三首练习曲也逐渐开始登上舞台,虽然是在被委托以教学目的的情况下被创作,但其中的艺术性仍旧很高。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给肖邦爱好者准备的礼物,更是希望大家以一种音乐小品的趣味来进行对练习曲的审美,不只是看到肖邦练习曲中华丽的技巧,更多的是体会肖邦练习曲中内在的音乐精神。
曲目单
肖邦 练习曲 作品10号
Chopin Etude Op.10
中场休息
肖邦 三首新练习曲 B.130
Trios Nouvelles Etude B.130
肖邦 练习曲 作品25号
Chopin Etude Op.25



